
能緩和或制止咳嗽喘息的藥物稱止咳平喘藥。止咳平喘藥主要用於治療癥見咳嗽、氣喘的多種疾患。
止咳平喘藥。主要用於各種原因引起的肺失宣降、痰壅氣逆的咳喘證。常用的藥物有杏仁、紫蘇子、馬兜鈴、枇杷葉、桑白皮、葶藶子、矮地茶、鼠曲草、洋金花、百部、紫菀、款冬花、白果等。此外,部分藥物還可用治痰熱急驚、濕熱水腫、腸燥便秘等證。
鎮咳平喘作用:實驗證明,半夏、桔梗、款冬花、苦杏仁等有鎮咳作用:半夏煎劑對碘溶液註入貓右肋膜引起的咳嗽有明顯的鎮咳作用,藥效能維持五小時以上,可能由於直接抑制咳嗽中樞之故。桔梗鎮咳作用較強。款冬花給貓灌胃後半小時有顯著的鎮咳效力,款冬花與等量冰糖治療大人咳嗽、小兒吼嗽或外感風寒咳嗽有效。服用小量杏仁,在體內慢慢分解,產生微量氰氫酸,對呼吸中樞有輕微抑制作用,使呼吸運動趨於安靜,從而有鎮咳平喘的效果。 川貝母、浙貝母的流浸膏及煎劑對鼠、貓均無鎮咳作用;亦有報道川貝母對小鼠有較強的鎮咳作用。浙貝母甲堿有擴張家兔及貓的肺支氣管平滑肌作用,與阿托品相似。用離體家兔、豚鼠氣管肺灌流法證明,款冬花醚提取物小劑量灌流後,灌流滴數略有增加,用較大劑量後,滴數反而減少,且不能對抗豚鼠由組胺引起的支氣管痙攣,其醇浸膏對呼吸頻率及深度有減慢加深作用。款冬花醇浸膏對哮喘患者(支氣管哮喘及哮喘性支氣管炎合並肺氣腫者),多數有效,但遠期療效較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