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頭翁 Bai Tou Weng

【品種來源】

本品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頭翁 (Pulsatilla chinensis (Bge.) Regel) 的根。 分佈於我國東北、內蒙古及華北等地。春秋採挖。除去葉及殘留的花莖和鬚根,保留根頭白絨毛,曬乾,生用。

【性味歸經】

苦,寒。歸大腸經。

【功效】

清熱解毒,涼血止痢。

【主治】

用於熱毒血痢。本品苦寒降泄,清熱解毒,涼血止痢,尤善於清胃腸濕熱及血分熱毒,為治熱毒血痢的良藥。可單用,或配伍黃連、黃柏、秦皮同用,如白頭翁湯。近年來用本品治療細菌性痢疾及阿米巴痢疾,均有良好效果。

此外,本品與秦皮配伍,煎湯外洗,可用治陰癢(滴蟲性陰道炎);與柴胡、黃芩、檳榔配伍,還可用於治療瘧疾。

【文獻別錄】

  1. 《本經》:「主溫瘧狂易寒熱,癥瘕積聚,癭氣,逐血止痛,療金瘡。」
  2. 《藥性論》:「止腹痛及赤毒痢,治齒痛,主項下瘰癧,…百節骨痛。」

【用法用量】

煎服,6~15g。外用適量。

【注意禁忌】

虛寒泄痢忌服。

【現代藥理】

本品含原白頭翁素、皂甙等。白頭翁對金黃色葡萄球菌、綠膿桿菌、痢疾桿菌、枯草桿菌、傷寒杆茵、沙門氏桿菌等,均具有明顯的抗菌作用。白頭翁煎劑及所含皂甙有明顯的抗阿米巴原蟲作用。本品對陰道滴蟲有明顯的殺滅作用。對流感病毒也有輕度抑制作用。另外,本品還具有一定的鎮靜、鎮痛作用,其地上部分具有強心作用。

Leave a Reply

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:

WordPress.com Log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.com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Twitter picture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Facebook phot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Connecting to %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