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【品種來源】
本品為蛇菰科植物鎖陽的乾燥全草。喜生於含鹽鹼的乾燥沙土上。常寄生於白刺的根上。分佈于新疆、青海、甘肅、寧夏、陝西、濛濛古等省區。地中海地區也有。為多年生寄生肉質草本,春、秋季採挖。採後,除去花序,半埋入沙土中,曬乾或任其自然乾燥。
【性味歸經】
甘,溫。歸肝、腎、大腸經。
【功效】
補腎助陽,潤腸通便。
【主治】
用於腎虛陽痿,腰膝痿弱,筋骨無力,腸燥津枯之便秘。
【用法用量】
常用量10~15克。
【注意禁忌】
腹瀉者慎用。
【品種來源】
本品為蛇菰科植物鎖陽的乾燥全草。喜生於含鹽鹼的乾燥沙土上。常寄生於白刺的根上。分佈于新疆、青海、甘肅、寧夏、陝西、濛濛古等省區。地中海地區也有。為多年生寄生肉質草本,春、秋季採挖。採後,除去花序,半埋入沙土中,曬乾或任其自然乾燥。
【性味歸經】
甘,溫。歸肝、腎、大腸經。
【功效】
補腎助陽,潤腸通便。
【主治】
用於腎虛陽痿,腰膝痿弱,筋骨無力,腸燥津枯之便秘。
【用法用量】
常用量10~15克。
【注意禁忌】
腹瀉者慎用。
【品種來源】
本品為列當科一年生寄生草本植物肉蓯蓉 (Cisfanche liesertdcoia Y. C. Ma) 帶鱗葉的肉質莖。主產於內蒙古、甘肅、新疆、青海等地。多于春季苗未出土或剛出土時來挖,除去花序,乾燥。切厚片生用或酒製用。
【性味歸經】
甘、鹹,溫。歸腎、大腸經。
【功效】
補腎陽,益精血,潤腸通便。
【主治】
【文獻別錄】
【用法用量】
煎服,10~l5g;單用大劑量煎服,可用至30g。
【現代藥理】
本品含微量生物鹼及結晶性中性物質等。水浸液對實驗動物有降低血壓作用,又能促進小鼠唾液分泌;有抗家兔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;有一定程度的抗衰老作用,能顯著提高小鼠小腸推進度,縮短通便時間,同時對大腸的水份吸收有明顯抑制作用。研究發現肉蓯蓉含通便有效物質無機鹽類和親水性膠質類多糖。
【製法用量】
麻子仁100克(2升) 白芍25克(8兩) 枳實炙25克(8兩) 大黃去皮50克(1斤) 厚朴炙,去皮30克(1斤) 杏仁去皮尖,熬50克(1升)
右六味,蜜和丸如梧桐子大。飲服十丸,日三服,漸加,以知為度。
【功效】
潤腸滋燥,緩通大便。
【主治】
腸胃燥熱便秘證。大便硬、小便頻、大便結硬或數日不行或便出不暢,飲食小便如常。
【方義】
傷寒論言,麻子仁丸治脾約證,乃胃有燥熱,脾津不足也,故治應以潤腸泄熱,行氣通便。方中麻子仁質潤多脂,潤腸通便;大黃瀉火通滯下便;杏仁降氣潤腸;芍藥養陰和裡;枳實,厚朴、行氣破結以加強降泄通便之力,蜂蜜和藥為丸,以潤燥滑腸。
【辨證要點】
凡便硬便秘、無他證者,皆可使用。
【加減】
【現代應用】
老人便秘、習慣性便秘、腸梗阻。